我国大约有30家左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从事各类机器人的研究工作,自1971年以来,已在机器人的感觉识别、操作、移动技术、人机接口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部分科研成果,如工业装配、焊接、喷涂、搬运、探伤、水下作业、过程测量机器人等已进人实用阶段,某些控制、传动元器件的产品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消防机器人的研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并且已有研究成果正式装备消防部队,但用于高层建筑的消防机器人大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尚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由于我国高层建筑之间楼间距的限制,国外采用的直升机悬吊式的高空消防机器人在国内很难实现,而采用爬梯或爬墙方式行进的消防机器人爬行速度太慢,无法完成消防灭火救人的特殊任务。日本研制成功的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复合型机器人系统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研究了其他方案后,特提出此方案设想:将消防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消防机器人安装于高层建筑顶部,并在顶部外围一周安装滑行轨道。在没有消防任务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在常规模式下运行,消防机器人执行高层建筑外部保养清洁和警备等工作。一旦建筑内有消防警报响起或消防系统监控到有火灾迹象,控制系统立刻进入消防模式,消防机器人装备相应消防设备后,沿顶部外围滑行轨道滑行至火灾地点正上方,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降至火灾所在楼层进行灭火、救人或侦查工作。
以上仅为一种方案设想,还存在很多问题及不足,例如投入的基础设备过于复杂,在普及推广上有一定难度。在具体问题研究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